共青团吉林财经大学委员会
吉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乡村振兴促成团”特辑——调研报告(十九)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9-12 06:00:00 点击数:

吉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乡村振兴促成团”特辑——调研报告(十九)

--共青团吉林财经大学委员会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根据共青团中央、共青团吉林省委的文件精神,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我校扎实开展 2022 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调研综述】

调研阐述:2022年返家乡”“三下乡主题暑期实践活动,调研地点为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及其周边下属城市,调研人员为吉林财经金融学院2147于夕倩,2147焦耀萱,2118张婧。

调研对象:本省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联合政策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与意义。

调研方法:采用网络调查法,社会调查法,实地调查法等。

调研结果:本组成员经调研,明晰吉林省乡村振兴战略基本情况、发展规划、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和综合服务站未来发展等方面,在乡村振兴发展新阶段的成果,以及吉林财经金融学院相应乡村振兴战略,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基础上,稳步实施乡村振兴的成果。

东北地区与吉林财经乡村振兴的调研研究

于夕倩,焦耀萱,张婧

摘要:在暑期,经过调研人员的调研,对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及周边下属城市的探索下,我们对全国乡村,东北乡村,吉林财经大学的乡村振兴策略产生了很多深刻的认识,乡村振兴总体的发展状况向好,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下上升,通过旅游机械化生产,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乡村振兴。但依旧受着经济发展,常住人口缺失,人口老龄化,留守儿童问题,还有长效投入机制缺失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议扩大就业空间,拓宽就业渠道,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助力大学生成才,回到乡村建设。在我们的调查深入后,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乡村振兴与大学生碰撞会有更多可能,提高技术水平,发展电商产业,使乡村发展充满活力,来推动乡村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城镇化建设

一、调查研究——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起源

(一)全国乡村振兴的战略

1.改革社会经济体制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重大转变,健全建立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和政治体系,从二元一体走向一元一体,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以农业发展资本,加速工业化进程,使城乡二元推动工业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但是弊端由此显现,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的发展滞后,影响城市的发展,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从农业积累资本加速工业化发展,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并逐渐的退步。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发展放缓农业的战略,但是城乡差距并未消失。

以及大城市发展过快,过于重视大城市发展,大城市病和生态资源紧张频发,社会负担加重,为了缓解大城市的种种问题,转而促进中小城市发展,建设促进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2.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力度

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所享受的公共物品和生活必备品过于匮乏。城市与经济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建立投资农村的长效机制。中央政府开始在农村道路,水利等方面投入不断增加,主要依靠政策支持。

用长效的投资机制,进行合理的规划与投资,加之去农村调查,查看施工情况,维修养护情况以及设备运转的情况。

3.分类推进

我国人口布局有较大变化,逐步向城市化迈进,在工业化农业的生产模式下,以农业为主的人口规模逐渐缩减。一大批农村或会一体化转变为城市,或者与其他的大中型城市联合。在保证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情况下,要将基础设施建设在人口比例集中的村镇提高利用效率,可通过创新合作等方式降低准入门槛,引入社会资金建设相关的服务产业。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017年实施的村村通公路战略,农村交通大为改观,但是部分乡村仍很多问题,故而政府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增加农村道路养护资金,推动乡村战略的实施。

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去减少乡村的垃圾和污水,提高乡村环境,减少环境污染。集中处理污水。避免直接排入田地,河流,造成重大污染,导致农业减产。

重视发展乡村义务教育,实现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机制,解决农村办学条件差,教师收入低,教学质量不高,缺少教师,与城市之间教育差距过大等问题。

加强农村卫生服务建设,解决农村医疗保险问题,进一步加强完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坚持实现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确保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二)东北乡村振兴的战略

1.发展绿色有机农业

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土地面积120万平方公里,约有4千个乡镇、5万个行政村,6000万乡村人口。对于东北的振兴要发展生态农业,东北是四大黑土带之一,黑土分布广泛,总面积大概在109万平方千米左右,其粮食产量占中国粮食产量的1/4,输出商品量约占中国商品粮总量的1/3。过去的发展重点没有放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上。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是资源再生定价进入到生态经济新阶段的重要手段。东北需要依托有利条件,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建成中国生态文明先导区,要发展全域有机农业。

2.建立良好产业孵化环境

东北要依托自身的土地优势和生态优势发展绿色食品,建立产业孵化创新基地。科学规划布局,集中力量打造优秀的产业,优化营商环境,政府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建立一个良好的产业孵化环境。

二、调查研究——发展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两次提到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的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实施乡村战略是促进乡村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繁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我们以吉林财经大学的乡村振兴战略为基点,深入了解学院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举措,深入乡村,学习了解乡村振兴战略。

(一)学校简介

我校响应吉林省乡村振兴的创新研究,在乡村振兴方面紧扣主题,其中内容包括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有自身的帮扶村,八面村,凉水镇等,经常展开乡村振兴调研慰问活动,召开座谈会。

吉林财经大学进一步加强乡村与各乡镇的政府的联络沟通,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按照乡村振兴发展目标,重点加强乡村振兴综合服务站产业项目合作交流。特别是农副产品,小积分,大德智等特色产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发挥学校的资源,科研,人才优势,推动乡村振兴帮扶工作,让吉林财经大学与乡村振兴合作形成长期有效机制,努力走出一条乡村特色,吉林财经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我校通过高校资源优势,助力乡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增加居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积极鼓励绿色庭院经济壮大生态经济项目结构增加村民收入,让村民在生态建设中有幸福感。积极推进乡村文旅项目,让文旅项目逐步扩大,促进乡村发展。利用电商直播平台带动集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实现乡村振兴。积极的配合地方党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与乡村一起绘出美丽乡村的蓝图,共建出乡村宜居,村民富裕的美丽新农村。

今年以来,吉林财经大学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增强政治责任感,提高工作站位与当地政府配合,通力合作,实现乡村振兴的帮扶工作。实现准确帮扶重点村的工作要求,因地制宜,科学布局重点,鼓励重点村开展绿色庭院经济,挖掘民族民俗文化,找到文化的闪亮点,打造好的文旅项目,推进乡村的集体经济壮大。驻村干部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摸实情,做实事,认真履职,切实发挥作用,在学校导师的指导下,推进产业落地,促进乡村发展。

(二)社会实践

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的社会实践与以往不同,我们采取线上的方式在线上讨论,除了实际调研,其他都在线上完成。活动开始前,我们先查阅了以上的资料,然后共同完成了调研的全过程。在实践过程中,负责实践调研的同学走进了乡村。

他在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展开调查,关注蛟河市人民现在的生活情况和生活水平。并于漂河镇展开调研,在短短几十年间,漂河镇的改变巨大,交通依然非常便捷,距蛟河地铁站34公里,福源面积32.4平方公里,环境优美,水产丰富,是典型的鱼米之乡。

漂河镇依靠资源优势,展开旅游建设,在省重点保护单位富江村苏尔哈东山遗址展开旅游活动,在苏尔哈渔场是吉林地区最大的国营渔场,松花湖渔猎文化底蕴深厚,特色民居,饮食,民俗以及钓鱼方面都有开发价值,并以此为基石开发,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在巴拉文化发源地,以民居,风俗,服装,歌舞,图腾等特色文化,开发相关的文化旅游产业,并建设施工中的湖畔花海在区域内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唯一性。

目前富江村打造乡村精品旅游,2014年建设了村落博物馆,现有藏品2600件,2015年成立农夫花海旅游公司建设花海,建设停车场,文化广场。并举办富江村松花湖河灯文化旅游节,居民增收4500元。

富江村2016年被国家建设部,财政部,文化部等七部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是我国省仅有的三个入选传统村落之一。2017年被旅游总评榜评为年度人气美丽乡村。未来富江村将进行资源整合,寻找巴拉布洛。

富江村是乡村振兴的合理产物,几十年前蛟河市的乡村并不如此,在这几十年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蛟河逐渐变成了另一个模样,打造出了一镇五村的六个环境整治典型,带动全市两百余个村庄焕然一新。

蛟河市提升农村环境和产业发展,民俗文化,乡村旅游等。调查者深入在蛟河市的乡村,感受到了特色鲜明的风土民情,也感受到了这几十年来的变化,蛟河市开展六清工作,乡村道路干净整洁,绿树成荫,多彩的文化墙,都代表着乡村振兴的成功。

蛟河真正的把建设美丽的乡村当成了一项惠民工程,着力抓好产业发展,素质提升,机制建立等基础性工作,50年前的瓦房已经变成了一栋栋富有乡村气息的小别墅。

如今住房已经不仅仅是城市生活水平的体现,也代表了一个村庄的整体实力,在调查者实践的几天,蛟河市对于乡村城市化的要求把控得十分到位。现多个村庄集中一体发展,公共设施完善。

乡村与城市,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经济基础都有着较大差距,这个过程必然是要一步步迈进的,在其他调查者所调查的一些乡村,这些乡村的经济实力是不能和刚刚所说的城镇相比的。

我们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全国范围内的乡村振兴成果斐然,通过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稳定发展,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康幸福,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色。

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19年农村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主要能作物更重,综合机械率超过70%,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化肥的使用量保持负增长,农产品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乡村富民蓬勃发展,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接近68%。

乡村旅游游客数量逐步增加,营业收入大幅度上涨,乡村电商等新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逐步显现。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大学生的作用意义显著,大学生的到来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活力。大学生可以作为人才前往农村承担技术指导工作,更可以依托农村创新创业。

大学生可以依靠本身的科学素质和专业知识建设农村引进的科学技术,帮助生产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现代化。

三、现状问题

当代乡村振兴虽然发展现状向好,但只是总体上良好,乡村振兴依然受制着农村经济,农村常住人口减少,长效投入机制缺失的限制。

(一)经济发展受限

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适度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人多地少的问题不断地限制着乡村的发展,即使农民增收,也不能长足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非农业经济发达,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美丽乡村的根本途径。乡村的道路不变,资源缺失,三产融合经验缺失,都是乡村振兴目前存在的问题。

(二)农村常住人口减少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常住人口不断减少,部分村庄逐渐消亡,土地荒废,留守人口骨干劳动力比例少,老年妇女儿童留守农村,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也缩减农业可吸收的劳动力人口。

人口数量不断降低,导致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源匮乏,使得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产生资金困境,进一步恶化了农村的环境,加剧了乡村振兴的难度。

留守儿童问题不断加剧,家庭贫困,长期的城乡两元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的不平等待遇,都导致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故而我们要继续坚持“学伴+为农村的教育资源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三)长效投入机制缺失

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多由地方政府承担,七眼资本投资的程度不大,城乡之间形成差异,单靠政府投资,农村财政投入有效资金下降。

目前除了政府投资外,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农村集体经济投入和农村劳工投入,但是部分村庄没有集体经济,经济实力弱,故而导致基础设施落后,加大了乡村振兴的难度。

四、调研结果

(一)乡村振兴的历史意义

农村文化是我国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了剪纸,木雕,石雕,古民居和农业生产遗迹等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节日,民俗,礼仪,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农业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为中华民族的文明提供精神营养,促进着青少年的成长。

(二)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

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发展农村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必要之路。农村经济的振兴要依靠农村产业的发展,将文化内容融入其中,通过农村的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再经济发展滋养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因为中国农村的文化内容丰富,有文化价值,也具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现实中可以通过旅游等方式立刻变现。实现农村文化是振兴未来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政策建议

(一)扩大就业空间,拓宽就业渠道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意愿不高,更倾向于在大城市就业,绝大多数的毕业生最终就业地均为中国的大城市和中型城市。

广大基层对高校毕业生吸纳空间很大,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

(二)优化乡村人才队伍结构

当代中国乡村振兴急需要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队伍,并且有专业的知识,从而推动乡村建设的快速发展。据调研表明,40岁以上的人员占一半,中专及以下学历的约占一半与建设高素质乡村干部有较大差距。整体素质不高,对政策理解不透彻,创新性不足,缺乏专业的知识来指导乡村,制约了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助力大学生人才成长

高校毕业生普遍年轻,学习能力强,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对于乡村的了解不深入。在乡村工作,亲身体验农业农村,逐步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使大学生发挥自身才干。与高校联动合作,投入到乡村建设中,形成对知识的认识,强化自身的政治素养,积累工作方法,提升工作经验,组织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四)推动乡村振兴建设

乡村振兴也需要政府和乡村本身,要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乡村公共服务,乡村基础设施,农村农业科技人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推动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乡村的二三产业经营与一产相结合,全面对发展乡村的经济。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2]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政府公开信息数据

【实践感悟一】

在此背景下,我们考察了不同县区的发展状况,与当地村民和领导进行了深入交流,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

乡村振兴在与大学生的碰撞下会有更多的可能,当代大学生不应在发展过程中置身事外,要以主人翁的心态,客观真实的面对,承担起乡村振兴的责任,不应把乡村发展与城市发展割裂,要用全面的眼光去看待乡村振兴,用自己的各项能力去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的浪潮,为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会更珍惜自己学习经验的机会,把每一次都变成独一无二的经验,乡村振兴并不是纸上谈兵,必须要有人去做,由年轻人去做,大学生推动家乡的发展,那么乡村振兴就能实现。 

【实践感悟二】

新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很多发达地区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需要大学生不断的助力当地发展,助力乡村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实现经济迅猛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乡村农业优先发展战略,坚持农民的主体队伍,实现乡村的全面发展,使城乡融合发展是二元一体,逐渐走向一元一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因地制宜,运用大学生的智慧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推动农业发展,缩小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的差距。

并且要不断的发展事业平台,让农村地区留住大学生,要鼓励本地人才,积极投身乡村建设。与学校联动,制定好人才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技术人才的优势。进而带动各个产业快速发展,使教育,就业,医疗设施等方面不断改善,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健全保障机制,乡村机制的完善。

【实践照片】

2021年,富江市航拍

2022年7月份,调查者调研图片

学院电话:0431-84539122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

 吉公网安备 22017202000216号 备案号:吉ICP备10200631号-2

学院微信公众平台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
吉林财经大学共青团吉林财经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