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8日,一个4月中普通的一天,因为一场突发的疫情,被赋予了独特的含义。武汉,一座英雄的城市,因为“封一城、守一国”的壮烈和牺牲被国人铭记。
在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武汉必胜、中国必胜中走过76天的武汉,终于重新启动,得以舒展筋骨,拥抱春天。

从疫情发生的第一天,武汉就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有着共同经历的你我,都品过个中滋味,懂得其中的艰辛和悲壮,因为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奋勇牺牲的民族精神,被聚拢,被感召,一起走出阴霾,走入春天。在过去的76天里,我们被武汉“封城”的消息所震撼,被"人传人"的新冠肺炎打破了原本的生活,我们春节宅在家里过了一个曾经心心念念却意外成真的超长假期,我们疯狂的筹集口罩,清一色的“遮面”标配,我们最大程度杜绝了一切“接触类”的活动,我们每天关心疫情数字,时刻关注疫情进展。76天里,武汉的疫情一路走高又走低,全国的疫情地图渐渐都被盖上了颜色又随着时间插上了一面又一面象征胜利的小红旗。回顾这76个日日夜夜,感觉就像一场梦,虽明知真实,又总有些恍惚,因为开始的太过突然,过程太过揪心,结果虽然让人欣慰,但总缠着屡屡的悲痛和辛酸。如果可以,真的希望这是一场梦,愿一觉醒来,英雄还是凡人,你我还是你我。76天里,我们跟武汉一起挺着,走向最深处,熬过黑夜和煎熬,走出疫情,走向胜利。武汉以外的我们,率先回归原有的生活,带着忐忑谨慎的生活,控制着拥抱生活的热情“低调”的生活。按下暂停键的武汉,在“驰援”中休养、康复,在温情和温暖中以英雄的姿态重启。

从抗疫的第一天,我们就在说武汉胜,中国胜,因为武汉是中国的武汉,中国不会舍弃一城、一人。全国人民都感谢武汉壮士断腕的英勇和担当,全国人民都必将铭记武汉封城的76天。
武汉走过76天的背后是中国14亿人的坚持和坚守,流血和流汗,不是轻轻松松,而是咬牙挺过。“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免费治疗”、医疗驰援、物资调配、联防联控,是对中国政府治理能力的大考,是对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实践。14亿中国人的硬核迎战,是武汉必胜、中国必胜的力量之源,也是我们战胜一切风险、迎击一切挑战的信心和勇气。
76天和14亿,在2020年被一场疫情联系在一起,具有了特殊的意义。14亿中国人共抗疫情,武汉走向胜利的76天,给了我们太多的感触和感动,也重拾了潜藏心底的民族自信和骄傲。疫情中的故事可以讲述,但疫情带给我们的思考和成长却无法尽述,因为太多,太深,太暖,太痛。我们有恐惧、有焦躁,有关切、有祈盼,有悲痛、有欣喜,有对比、有认知,有骄傲、有底气。

武汉的解封是对疫情下所有牺牲的告慰,是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力量的展现,更是我们继续抗击疫情的鼓励和警醒。曾经,我们以为,中国抗疫胜利了,武汉抗疫胜利了,疫情也就过去了。但时至今日,世界范围内疫情的蔓延让我们的疫情防控工作走完了上半场,又迎来了下半场。全世界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才是真正、彻底的胜利。如今,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有多大,从每天新增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字清晰可见。可是,封闭了76天的武汉和14亿人民的中国必须咬紧了牙、铆足了劲,有序的回归生产生活。正如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所强调的那样,“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工作决不能放松”“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
武汉的解封并不是疫情抗击的终点,中国的抗疫之战还在继续。我们要走下去,去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的生活,我们必须坚持下去,为疫情的早日解除做自己该做的事。
76天,回顾坚守和牺牲,懂得珍惜和感恩!
14亿,收获温暖和感动,汇聚勇气和力量!
作者: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团委书记
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