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吉林财经大学委员会
吉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乡村振兴促成团”特辑——调研报告(十七)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9-10 07:55:00 点击数:

吉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乡村振兴促成团”特辑——调研报告(十七)

--共青团吉林财经大学委员会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根据共青团中央、共青团吉林省委的文件精神,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我校扎实开展 2022 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调研综述】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继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广大青年们扎根基层、担当奉献,在磨砺中长才干、壮筋骨,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新助力。身为青年中的一员,在暑期来临时,我报名参加了吉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组织的“三下乡”活动,返回家乡进行本次关于农村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并组织开展支教活动,为农村教育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调研时间:7月9日-8月6日

调研人员:张佳慧

调研对象:数名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豆公镇初中学生

调研方法:访谈调查法;抽样调查法

主要成果:本次三下乡返家乡活动,我对数名当地的初中生进行调查。发现他们在英语方面的薄弱后,制定了相关支教计划,为当地的初中生们改善英语。在近一月的时间里,他们在英语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对英语音标有了更加清楚地认知,在课文,单词以及语法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变得更加自信。

关于在河南省农村支教的调查研究

张佳慧

摘要:现如今,三下乡活动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部分。它不仅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走出校园的平台,而且给予了一个自我展示与锻炼的机会。这不仅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将来步入社会,也有利于了解国家基层民情。为了更好的了解河南省内农村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教育情况,我们展开了三下乡实践活动,通过农村支教活动走进乡村,发现了农村在教育资源方面有限,尤其在英语教学方面存在明显的落后,有着很大缺陷。通过对这些同学进行访谈交流,发现大部分同学们在英文发音和单词等方面可以说是一窍不通。访谈结束后,我就其原因做了分析和总结,为接下来的支教活动打下基础。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教育。为助推我国乡村振兴,现代化发展,需在教师,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改善。

关键词:三下乡;河南省农村支教;社会实践;乡村振兴

一、前言

本次农村支教是吉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团委组织的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的目的在于大学生们扎根基层、担当奉献,了解国家基层教育和农村学生的思想状况,在此期间寻找当代社会农村的教育薄弱之处,寻求解决途径和对策。在磨砺中长才干、壮筋骨,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新助力。

二、精心准备

夏季烈日当头,我开展了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河南省农村的支教行动。在放暑假之前,我制定了支教的初步计划,明确此次社会实践的目的和安排,非常期待暑假来临。

7月9日和7月10日,我回到家乡——河南省安阳市内较为偏僻的豆公镇寻找合适的支教地点并发动朋友们帮忙宣传本次活动。7月11日我们展开了本次活动的报名登记。本次活动报名的大概有十五个学生。我与每名同学进行了交流访问,发现孩子们在英语方面的不足十分明显。忙碌了整整一天,我详细地整理好每名同学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我完善了本次支教的计划,重点在英语方面下功夫。

三、现状问题

(一)农村社会现状

由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整个乡村始终处于发展劣势,乡村教育置身其中难以安之若素,也无力扭转现有局面;再加上乡村学校地理位置偏僻、物质条件匮乏、基础设施不完善,在解决温饱之后,缺乏生活层次提升和便利性规划,无法满足师生日常生活需求和精神追求,因此中国乡村初中及小学学校数量逐年下降,2019年中国乡村共有740所高中,14477所初中,8.9万所小学。

图表1

在本次调研中发现,豆公乡镇只有一所初中,没有高中。教育资源受限,学生们在学科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在英语方面尤其突出。

(二)存在问题

通过对数名初中生的访谈和支教过程中发现,目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堪忧。主要存在于以下方面:

1.教师数量有限,班级人数过多。

由于班级人数多,而教师数量有限。教师往往只是和部分学生进行交流,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或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如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为了不耽误时间,大多情况下只是提问一些成绩好的学生,课堂上对话表演的志愿者也总是那些活跃的积极分子。而那些自卑的、性格内向的学生或成绩暂时靠后的学生却很少被点到名,这对英语教学影响非常大,再是教学秩序也难以维护。

2.忽略学生们的发音问题,不认识音标

根据目前英语教学活动来看,很多教学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英语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在英语课堂上,老师们通常只讲解课文,单词一带而过,所以学生们对单词和音标的认识不够全面,不能达到很好地背诵单词,理解课文的效果。大多数老师认为在考试中没有涉及到语音知识、口语等考试。因此,将教学的重心放在语法、阅读和写作上面。以至于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没能通过相应的训练而得到提高,同时也给学生们综合掌握运用英语的能力带来一定的影响。另外,英语教学教师认为学生们只要掌握了英语语法以及词汇等即可有效的整体掌握英语,然而这种观念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们的基本交际功能没能得到训练,反将学生们培养成了“高分低能”或是“哑巴英语”的学习者。

3.学生的词汇量太少,对阅读材料不理解

新人教版英语教材的词汇量大,学生一节课要学十个、八个 或二十多个生词,这些生词当堂课能很好地记住,但是因为很多词的复现率比较低,时间久了就会忘记,这样所学词汇就巩固不下来,词汇量不但不增加,反而减少,学生就会看不懂或者阅读速度很慢,没有成就感的学习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效果肯定不理想,用这种压抑的心态去阅读,久而久之就会不喜欢阅读甚至害怕阅读。

4.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调查中发现75%学生认为当他们遇到新单词或新句式时,就立即会产生畏惧感,觉得束手无策,思路混乱;64%学生除了不得不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练习作业外,从来不主动阅读课外材料;30%学生反映当读不懂阅读文本的时候,就会主动放弃阅读,乱填答案应付老师;10%学生缺乏对阅读的内容深层的理解。

图表2

5.学生没有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

新人教版教材每个单元的Section B的阅读文本都有一些阅读技巧,例如:略读、寻读、细读、猜读等方法。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忽视了这个小方框的内容,平时不注意总结归纳出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只是一味的盲读,所以有的勤奋的学生读再多的阅读材料,做再多的阅读练习,在成绩上也不见提高,久而久之,自然失去了信心。

6.偏重语言知识教学,忽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和其它因素的影响,目前农村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仍然以教师讲解、学生笔记为主,学生缺乏阅读实践。

农村初中生因为接触英语的时间比较晚,家庭中也没有学习英语的氛围,所以普遍英语功底比较差,词汇量少,加上网络教育还不能普及,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单一,课外知识面狭窄,所以阅读速度普遍较慢,无法独立读懂阅读教材的内容。教师不得不在课上花大量时间讲解,以求按规定的进度完成教学任务,有的教师甚至在阅读课上只是不停地给学生逐字翻译文本,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使英语阅读教学呈现出一潭死水的状态。

四、调研结果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该村落的教育水平落后,尤其在英语方面的教育与城市水平存在很大的偏差。无论是资源方面还是环境方面都有待改善。

从全国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和高考英语成绩为代表的数据来看,我国农村地区英语教育与教育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很多省区,英语一直是当地最薄弱学科。农村英语教育的发展不仅将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而且将促进教育公平,进而促进社会公平,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发展农村英语教育,需首先厘清农村英语教育的困境,分析其可解决原因,进而确定可能对策。分析英语教育,需从教育与非教育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教育因素可从学生、教师、课程维度分析,非教育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外贸等因素,此处综合称之为社会因素。

五、政策建议

(一)提高英语课程教学的地位

要让学校领导重视,搞好中学英语教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在老师和学生的心目中提高英语的地位,在课时安排上加大力度,严格按英语课程标准设置来安排。让英语学习深入人心,让老师教学有动力,学生学习有兴趣。学校上下拧成一股绳,这样才能把中学英语教学搞上去。在课程设置上要严格按时间短、频率高的方式搞好中学英语课程的安排。这样符合学生的注意规律,符合他们的记忆形式,对英语的学习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只有学校重视了,家长和老师才会重视,学生们的英语才能得到提高。

(二)规范日常教学管理

首先要加大投入,为教师教学提供必要的设备;为学生学习英语营造浓厚的氛围,形成学习英语的良好外部环境。

其次,应该加大对英语常规教学的规范化管理的力度。每学期应要求英语教师制定好教学计划,英语活动计划(例如什么时间举行了英语演讲比赛等),并做到认真备课。

尤其是英语活动计划,作为对教师重要的评价。使英语教学做到每天都有既定任务,每堂课都有实际目标。

(三)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创设语言环境

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它,使之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为了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努力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应多鼓励、多表扬,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同时要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手段,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

教师在给学生设计对话练习和作业时,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对话练习和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着“果子”,这样学生才会对学英语感兴趣。还有,给学生布置的任务要检查督促、落实到位,不要让学生养成懒散的习惯,这对养成学生的自觉性有很大帮助。

另外,化整为零也是一种好的方法。把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选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一个组长就管两三个同学。教他们读单词、短语,监督他们听写、背书。通过帮扶活动,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初一的时候,学生对字母感兴趣,教字母时就把音标融入进去,让学生逐步掌握单个音标的读法和相拼的方法,加上轻重音,学生以后就可以自己拼读单词。这样,学生读单词难的问题就解决了。

参考文献:

[1]盛德仁.英语教与学新模式.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06

[2]陈大伟.教师怎么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06

[3]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03

[4]李瑛.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龙源期刊,2015-01

【实践感悟】

7月12日,我正式开展了支教活动。农村的孩子们对音标的认识甚浅。于是在第一天我开始为学生们讲解音标。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刚开始的学习有些吃力,但我们仍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这些挑战。

7月15日,我们开始执行下一步计划。除了每天给同学们复习学完的音标外,让孩子们接触单词和课文。同学们读得比较磕磕绊绊,但与之前相比,进步了不小,这是值得表扬的。

转眼间,支教的日子将近尾声。在这近一月的日子里,孩子们有了巨大的进步,已经能够通过音标读出单词,还会自己预习八年级的单词和课文了。同时,这些同学们在翻译方面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我还给孩子们讲解中共党史,带领孩子们朗读爱国篇章。同学们感触颇深,许多同学绘制了关于爱国爱党的手抄报。

在这次支教里,同学们收获了知识与欢乐。而我也在支教的过程中得到了自我能力的提高。我们一起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在这段美妙的时光里学习了知识,扩展了视野,建立了友谊。

林清玄说:“我们增长自己的智慧,是为了自己开一朵花;我们奉献自己的心,是为世界开一朵花。”这次三下乡支教活动不仅是一种磨练,也是一种奉献,更是一种收获。希望参加每一位下乡的青年能传递更多的光和热,用青春之火点亮孩子们的理想之光。

【实践照片】

2022年8月6日,同学们绘制爱国爱党手抄报

2022年7月16日支教图片

2022年7月16日支教图片

2022年7月28日支教图片

学院电话:0431-84539122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

 吉公网安备 22017202000216号 备案号:吉ICP备10200631号-2

学院微信公众平台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
吉林财经大学共青团吉林财经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