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吉林财经大学委员会
【面对新冠病毒疫情,主题网络微团课】(第十五期)“疫”期育言小课堂之爱是情感,爱是力量,写在疫情中的端午节
文章来源: 作者:校团委 发布时间:2020-06-25 11:10:29 点击数: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先道一句:“端午安康!”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流传众多。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也各有不同。感兴趣的话,上网百度就好。
 
   关于端午的起源,流传最广的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我在儿子的小学语文教材里也读到过这样的文章。而过端午要戴荷包,吃粽子、赛龙舟早已成为大众对端午的认知和庆祝方式。
 
   今天我们在这里不是要在传统文化的领域讨论端午的由来,也不想在普及知识的层面讲解端午的起源,只是在这样一个不平凡的2020,再次适逢端午,再次忆起屈原伟大的爱国精神,让我心底有些异样,确切的说是爱国精神这四个字给了我不同以往的感受。
 
    怎么形容呢?沉甸甸又充满力量!
 


 

   历史上的中华民族多灾多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源远流长。中华儿女以生生不息的接续和星火燎原的力量,由过去一路走来,一路走着,也必将一路走下去。
 
  由现在回望历史,我有被历史感染、感动,有被赋予前行的力量。但作为一个“后来者”,总是难免有些许的“跳脱感”。直至作为亲历者经历了至今还在世界范围内弥漫扩散的新冠肺炎疫情,看到了疫情下中国制度优势创造的奇迹,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中华儿女以普通行动展现的伟大爱国情怀,“爱国”这两个字在我的心底更加生动,也愈发坚定。
 
   我爱我的国,这种情感深入骨髓、与生俱来。原来爱国不必轰轰烈烈,平日里工作岗位的履职尽责,家庭生活中的尊老爱幼,社会交往中的和谐友善,看似普通的日复一日,早已成为习惯的努力积极,已是爱国。就如同疫情下我们“闷”死病毒的齐心合力,共克时艰的步调一致,我们每个人都在以最平凡的行动抒发着、践行着对国的爱,对家的守护。
 
   我爱我的国,这种情感在突发疫情中被再次确认和唤醒。我不曾想过在这样和平的年代“抗疫”也会成为一场战争,“抗疫”也是一线,“抗疫”也有流血和牺牲。而默默奉献、殊死奋战直至献出生命的战士就是普普通通的你我。今日的“抗疫”英雄,就是昨日谈笑风生的好友,今日的“抗疫”先锋就是曾经我们眼中的孩子。如果不是这场突发的疫情,我不曾思考过,或者说不曾真正思考过,如果面临牺牲,我会如何选择。坦言,曾经的我甚至不确定自己是否有牺牲的勇气。但是疫情中,当学校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领域,面对几经修改、完善、演练的疫情防控预案,我非常的坚定,如果被需要,我必能扛得起责任,无谓艰险牺牲。正如之前有学生对我说,“每一代人都或多或少被表述过是“垮掉”的一代,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但当每一代人真正经受考验的时候,他们都能顶得上,扛得住,我们也一定可以。”是的,我相信,我们都可以!因为“爱国主义”是传统、是传承、是力量、是信念!新冠肺炎疫情不过是触发了我们心底潜藏的爱国情,在民族危难之际以每个普通个体为载体转化为爱国行为,迸发出爱的力量。
 

 

  爱是世间永恒的话题,更是伟大的情感,孕育着无穷的力量。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被后世祭奠和传颂。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流血牺牲,寻求民族独立和解放,胸怀天下,爱国爱民。疫情突袭,中国很快控制住了疫情态势,有效的保卫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这是党和国家对人民的大爱,“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更是大爱背后的担当和力量。

  因为被爱暖着,我们无惧疫情,能够战胜疫情。因为被爱支撑,我们无畏前路艰险,勇于攻坚克难。因为感受了太多的温暖和支撑,爱早已永驻心底,镌刻为奋斗的力量,前行的信念!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个人也有每一个人的责任。感受爱也要传递爱,想要爱更要有能力爱。今日的中国正走在民族复兴的路上,今日的你我,正是民族复兴路上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所以,请珍惜青春,莫负韶华,以爱的力量成长!请志存高远、踏实前行,为爱的传递奉献!
 
作者: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团委书记
遇言

 

学院电话:0431-84539122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

 吉公网安备 22017202000216号 备案号:吉ICP备10200631号-2

学院微信公众平台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
吉林财经大学共青团吉林财经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