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我们之前学习经历的不同在于大学衔接的不是两个由低到高的学习阶段,而是学校到社会的准备和过渡。走入大学,意味着即将踏入社会,走出大学,代表着由学生到职场人身份和角色的转换。因此,大学有大学的成长轨迹,不管是懂或不懂,懂得多少,做了多少,此时此刻已然成为过去。经历即财富,自我点评即可。职场也有职场的规则,作为一名职场小白,及早洞悉职场规则,以规则导向职场行为,不说是事半功倍,至少也能增添几分从容和自信。来吧,今天我们一起聊聊职场新人的思维准备,先找准方向,再开足马力,你不出彩谁出彩?

思维准备一,从雇主的角度认识自我。严格说,这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只有以外界标准为导向规范引领成长行为,才能找对路使准劲儿,在人生的路上跑起来,甚至成为同辈中的领跑者。“我要怎样”和“我需要怎样”虽然同样以个体的努力为基础,但努力的结果却存在着差异性。从入大学的第一天,我们就应该知道大学是进入社会的准备和积蓄,以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确定大学的成长轨迹,才是有的放矢,才能迅捷高效。只知埋头学习,把长久以来“拼成绩”的学生时代的竞争方式延续到衔接校园与社会的大学,其结果很可能就是使足了劲儿,却仍然找不到路。听起来有点玄乎,到底如何,相信经历了毕业季的你们,应该能有几分感触。还是那句话,过去的已然过去,但不影响当下我们的觉醒和再出发。进入职场,你的努力方向和修炼轨迹应该以雇主的标准为标准。当然,我这里说的是通用的大众的标准,请不要带入个案的特殊性。进入一个新的职场环境,不要总是想着我要什么,为什么我得不到,陷入那种郁郁不得志,到处不公平,悲伤消极甚至嫉妒愤怒的情绪中。应该想一想,我的雇主需要我做什么,我能为岗位提供什么,我之所以没有达到自我的预期目标,是自己在哪方面没有做到,做的还不够,通过怎样的途径可以填补、完善和提升。以雇主的思维认识自我,评估自我,调整自我,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有效摆脱不良情绪,更能很快掌握职场的进阶法则,顺利完成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思维准备二,以职业胜任力规范自我。“职业胜任力”这个词相信很多同学都听过,特别是毕业季的应聘中,或多或少都有所触及。“胜任力”是将某一工作中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职业胜任力也就是职业岗位中所体现的将卓越的你和普通的他加以区分的你的深层次的职业特征。职业胜任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企业招聘人才、发展人才和评价人才的统一语言。还记得招聘启示吗?字面上都会涉及知识、能力、态度三方面的要求,每个用人单位的具体需求虽然存差异,但总超不出这三个方面。招聘启示上映射出的就是这个职业岗位最基本的胜任力构成,用人单位按照这个标准招聘人才,入职后按照这个标准培训员工,引导员工成长,过程中依据这个标准考核评价。所以,从招聘到培养到评估,用人单位依据的都是某个岗位的胜任力模型。所以,从个体入职到进阶到谋求更高发展,职业胜任力要求才是我们规范自我职业成长轨迹的遵循。这个时候一定有同学会问,“老师,我的岗位胜任力要求是什么呢?”。这个不好回答,因为不同岗位有不同的要求,即便是同一类型的岗位因为所处的平台不同,也存在需求的差异性。这个问题虽然我回答不了,但企业的HR一定知道,至于你是否能够知道,由你不由我。在后续的“毕业有礼”中,我会针对通用的胜任力要求做专题课程,敬请期待吧!
思维准备三,以个体竞争力凸显自我。“职业胜任力”只是适应职场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旨在帮助转型期的你们实现平稳过渡。但我知道你们志向远大,更期待你们都能实现远大志向,虽不见得一定要把人生经营得轰轰烈烈,但总不至于从一开始就想要平平凡凡。期待总是有的、努力总要有的,奋斗的年华不用来奋斗,连回忆都会苍白无趣。那么,身处职场,如何让自己脱颖而出呢?这个话题太大,实在难以尽述。我只从培养职业竞争力的角度来谈谈,重在帮助同学们做好思维层面的准备。“职业竞争力”是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所具有的独特的、有竞争力的技能、态度和知识等各个方面的总和。它与职业胜任力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比较优势,后者有确定的标准。很显然职业竞争力要比职业胜任力对技能、知识和态度的要求更高,更能体现个体的独特性。如果还不理解,我再给出一个更简便的评估方式和成长目标,那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打造你的职业品牌,让自己成为优质的畅销产品,特色鲜明,不可替代。具体的途径呢?还是先不谈,原因有三:说不完;来得及;跑题。我相信只要有心,你就找得到答案,再不济到了需求的时机,你还可以来找遇老师咨询。现在的你,只需有这样的思维准备即可。
思维准备四,以理性的成长期待自我。其实,从思维准备三开始,我们关注的成长阶段已经从毕业过渡延伸到了未来发展。这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但我更喜欢轻松一点,自我玩笑的称之为“老师与老妈的混合职业病”。总是想着把更好的给你们,总是想要替你们扫除人生的一切的障碍,总是期待着送一程再送一程,哪怕此生不再相见,只要你好就好。人生的路很长,你们新的旅程刚刚开启,终点在哪里,途中会经历什么,我不得而知。但我清晰的是,这条路上一定有风风雨雨,正如所有经历过的人所经历的,正如你们也必将经历的。风雨过后不一定都有彩虹,但一定有阳光。彩虹也好,阳光也罢,要想拥有,总免不得经受风吹雨淋,总要做好承受风雨洗礼的准备。人生很长,变数很多,长到我们不知道还会遇到什么,意外的变数无处不在。所以,老师无力给出秘籍,因为我和你们一样,也在经历,也在成长,只是现在的我相对以往的我更理性、更豁达。心中有彩虹,彩虹就在心中,心中有阳光,阳光无处不在。我们因为爱和责任才更具力量,因为坚韧和坚持才持续向前。
四个思维准备,送给毕业季的你,请收好我的第二份“毕业有礼”,下期再见!
作者: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团委书记
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