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是个美丽的季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五月发生过许多故事,载入史册,催人奋进。五月虽已不再是"黄金周"却仍有我们期盼的“小长假”。五月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也是中国青年的节日。曾几何时,这样的节日被淹没于“黄金周”,劳动节、青年节在长假旅行、亲朋欢聚中过了一年又一年。就算今天,劳动节还是习惯性的被当作“小长假”,青年节因为与五一太过临近,也多因串休一起变身成了假期的一部分。幸福的生活幸福过,这一切都无可厚非。时空推移,社会进步,因为责任、因为追求习惯了不断向前再向前的我们,或许只有在节日里才能稍稍停下脚步,放缓节奏,适当的将视角由向前拉回当下。但我觉得节日之所以称之为节日,是因为有历史的延续,有自己的故事,有传承的精神,该被记住、该被纪念、该被敬仰。节日就应该有节日的仪式感,融入仪式感的生活才是节日。
“五一 ”国际劳动节,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也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五四”青年节,是纪念101年前中国青年在民族危难时的挺身而出,英勇担当。

今天的我们都是劳动者,以劳动铸就幸福、孕育幸福。今天的我们要致敬劳动者,因为我们共享着劳动的成果。我们的生活是劳动,发展建设靠劳动,刚刚经历的新冠肺炎疫情也是在全国劳动者的共同努力下才日趋向好。所以,在长假休闲中,固然要放松相聚,驻足充电,但仍要思思来处,想想去处,心怀感恩、心怀敬畏,这样我们才能把生活过得更有趣,把节日过得不一样,也才能带着力量和期待投入接下来的生活。
五月是劳动者的节日,也是中国青年的节日。“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团歌唱出的是中国青年的历史功绩,饱含着对青年的希望和重托。跨越百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代代相传。疫情中90后、00后的担当和无畏,再次展现了中国青年的力量。在成长路上的青年人,在属于我们的节日里,理应有自己的仪式,无关形式, 只是表达对生活的付出和热爱,坚定我们的理想和方向。

关于五月的节日,其实可说的很多,该说也很多。但我觉得可说的、该说的不必尽说。何谓节日,有意义的生活每天都是节日。无聊的节日,也不过是普通的生活。所谓仪式,就是用心思考生活、珍视生活、经营生活,把本来普通单调的事变得不一样,开启一段有趣的旅程。仪式其实很简单,早起的晨练、每天许下的目标、为家人烹制的菜肴、精心的装扮、某项工作的完成,都会给生活增添趣味和色彩。你想把生活过成怎样,生活就会怎样。所以,在节日里不妨多些思考,让节日更加回归节日的价值。在生活中不妨融入些仪式,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生存。
五月里,致敬劳动者,致敬中国青年!
五月里,劳动节快乐!青年节快乐!
作者: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团委书记
遇言